近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圆满完成我校首期“中期学生反馈”(MSF)教学咨询服务。本期活动为期6周,是针对教师个性化需求定制的过程性教学咨询项目,旨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切实发挥教学咨询在教学过程中的观测与反馈效能。

中期学生反馈(Midterm Student Feedback,简称MSF)是国外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咨询形式,通常在课程前期或中期进行,咨询师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收集、汇总、分析教师与学生多维度表现和信息,协助教师反思教学工作,寻求改进教学的策略与举措。MSF由前期会谈、课堂观摩、收集学生反馈、创建报告、后期会谈等流程构成。MSF由教师自愿提出申请,其教学观察记录和学生反馈信息只对教师本人公开,不涉及教师评教,不与教师业绩挂钩。实践表明,MSF可有效促进师生互信交流,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阶段:前期会谈。咨询师与任课教师通过电话、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建立联系,咨询师初步了解教师的咨询需求及课程基本信息,对老师最关切的问题进行前期交流与记录。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咨询师按双方约定参与课堂观察,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记录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信息,对教师“想看却看不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观测与量化记录。

第三阶段:学生反馈。通过开展抽样或全覆盖的纸质和在线问卷调查、组织学生就课程和教师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讨论、发言和举手表决等方式梳理、汇总调查意见。

第四阶段:后期会谈。咨询师将所做的观察记录和学生反馈信息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任课教师并与其面谈,就教师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坦诚交换意见,并提出咨询建议,督促教师在下次授课前表达对学生的感谢,陈述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考与举措。

作为首期“中期学生反馈”(MSF),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完善技术标准,在后期会谈结束两周后又进行了跟踪服务,咨询师团队与任课教师共同开展了总结反馈,咨询师团队认真听取了任课教师对本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期“中期学生反馈”(MSF),形成了校本教学咨询师团队,编制了量化为主、质量结合的课堂观测和学生反馈测量工具以及由4个核心维度和7项关键观测点构成的反馈报告框架等一系列技术文件并经过实践检验、完善,初步构建起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MSF技术规范与流程,为后续开展高水平教学咨询奠定了坚实基础。